这是一个不断战胜逆境并节节取胜的故事。1930 年代经济大萧条时,工人只能工作一周歇一周。之后的复苏又因为二战受阻,当时的劳动力奔赴前线,许多客户的企业在突袭中被毁。
战后经历了数十年的增长,但在 1992 年掌权的家族第四代继承人 James Laxton 经营期间,英国纺织业却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,Laxtons 在最困难的时候完全停止了制造活动。销售总监 Alan Thornber 解释说:“大概有十年时间,制造业务都移到海外,我们只是一间办公室,配合西班牙、南非和土耳其的毛纺厂按我们的规格生产纱线。2017 年春,也就是在 George Laxton 和 Gordon Holmes 创办这家公司 110 年后,在英国西约克郡的 Baildon,公司占地约 1500 平方米的先进新纺织厂又开始运转了。
Laxtons 专门生产精纺和花式纱线(花式是指诸如花式线之类的纺织结构,而不是指时髦、花哨)。这是一项极其精致的工作,要从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毛包入手。“我们从澳大利亚、福克兰群岛采购羊毛,也使用英国的羊毛,以及南非、中国等地的羊驼毛、蚕丝或马海毛。”Thornber 一边说,一边带我们上夹层。毛包整齐地堆放在楼板上,每个含 400 或 500 公斤纤维。
“我们是专注小众市场的生产商,许多客户因为有不同的特性需求,需要特定品种的羊毛产品。适合针织服装的品种就不是地毯的最佳选择。有些顾客喜欢柔软的手感,就需要那种 Bluefaced Leicester 羊出产的羊毛。有些顾客希望产品有光泽,那就需要用 Wensleydale 羊毛。美丽诺羊毛则有令人惊叹的弹性和延展性。”他说,Laxtons 提供的实际上是一种定制服务。“我们不是纺好纱线,然后让客户来买。我们的客户会来找我们说‘我们要做袜子’或‘我们专营有点纹理的饰面材料’,然后我们解释要用什么羊毛来提供这种产品。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,我们知道如何选择羊毛来实现。”
羊毛纤维按照配方数量称重,然后顺着垂直滑道运到宽敞的一楼车间;车间的精密仪器和人工判断互相配合。“这里没有自动落纱和机器人,”Thornber 说。“我们处理的是天然纤维,因此不能凭机械设备自作主张。如果我们处理的是人造纤维,我们机器的运行速度可提高十倍,自动化程度会高很多。但是,处理羊毛时必须小心谨慎。”
Gallery
为什么?他解释说:“因为我们收到的每个毛包即使出自同一批次,也是不同的。每次收到的羊毛不可能出自同一只羊,也不可能在相同气候条件下生长。”为了说明这一点,他把我们带到一台牵伸机前。在这台机器上,相隔数英尺并以不同速度运行的牵伸辊,将铁锈色、黑色、白色和米色美丽诺羊毛纤维混纺的华丽栗色羊毛小心翼翼地拉长。
Thornber 说:“这周加工一捆福克兰羊毛,两周后再加工另一批同样的羊毛,机器就可能需要不同的设置。因为羊毛的长度、长度变化、含水率、染浴时长方面存在差异。这些机器可不是早上打开晚上关掉那么简单。需要有人去呵护照料,需要经验丰富的员工。”
当然,这并不是说技术在这里不复杂。在这个流程阶段,会使用光学检测和自动调平装置确定纱线直径是否完全相同。如果检测到段纱线偏粗,牵伸辊将稍微加快速度,将纱线多拉伸一点;如果偏细,就会放慢牵伸辊速度。同时,在绕线阶段,会先将纱疵消除,再使用气动技术将松线捻接起来,生产出无结纱线。
人类与羊毛的关系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;在工厂,我们亲眼目睹了展示套毛性质的精细知识的多种工艺。以纺纱和捻线为例。纺纱时,锭子逆时针按“Z”形路线旋转;捻线时,顺时针按“S”形路线旋转。其结果是纱线更加均匀,不易出现螺旋弯曲。如果有点不好控制,传统的补救方法是蒸纱(同时还能增加蓬松度和柔软度),但这会带来棘手的“度”的问题:蒸纱时间太短依然不好控制,时间太长会发黄。
干燥后,就会用机器缠绕,而机器设置的变量很多(角度、旋转周长、旋转速度、下降高度等),以致于 Thornber 称维修保养这台机器的技师“堪比火箭科学家”。随后,得到的每团、每卷纱线会贴标签、打包、打码、贴价签,然后外发供分销。但是,Laxtons 的工序到此并未结束。
在工厂车间旁边有一个小测试室,其中有大量档案卷宗证明颜色、纹理和质量方面的一致程度。Thornber 解释说:“我们会保留每批产品的样品,以便追根溯源,消除任何问题。”也是在这儿,Laxtons 公司目光锐利的质检人员检查进来的每批羊毛的纤维长度。“一批中的纤维长度应该参差不齐。如果相同,就无法正常纺纱,但一批中最长和最短纤维的长度也不能相差太大。”
正是因为追求巅毫之差的对细节的关注,在经历了过去一个世纪的坎坷之后,Laxtons 终于走上了通往光明未来的道路。就在今年 1 月,车间还堆满了无数机械设备零部件,现在都已组装到位,按部就班。如今,大约有 25 名员工在埋头苦干,将高品质原毛加工成质量上乘的纱线,供 Chanel、Louis Vuitton、Marc Jacobs 和 Paul Smith 等时装大牌使用。这有力地反击了认为英国纺织业不景气的论调。